3 月 8 日消息,2025 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提到,有关部门可利用北斗网格码为不可移动文物赋予唯一空间编码,构建全域不可移动文物“文物 DNA”编码 (数字身份证),实现厘米级定位与多源数据关联,整合文物、生态、遥感数据,破除“信息孤岛”。
获悉,北斗网格位置码是在地球空间剖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各种应用终端输出的一种网格位置编码,它与 GeoSOT 模型为基础的相关编码体系同根同源、一脉相承,设计上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相适应,可以精准定位文物具体位置。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参考有关部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35 年前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国家计划 2035 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将覆盖地表至深空的各类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不依赖卫星的定位导航授时手段融合的各类用户终端,实现用户多场景、高精度、智能化使用。
该内容转自IT之家
本文共 358 个字数,平均阅读时长 ≈ 1分钟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本站为个人博客,博客所发布的一切破解补丁、注册机和注册信息及软件的文章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
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访问和下载本站内容,说明您已同意上述条款。
本站不贩卖软件,所有内容不作为商业行为。如果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点击“关于”联系WFXL,核实后会及时删除
版权属于:新闻发布
作品采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许可协议授权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