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8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潘挺睿教授、常煜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大谈鹏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唐永炳教授、张帆研究员团队,开发出长效稳定的锂离子电池原位膨胀力监测技术。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据了解,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而成为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核心。然而,锂枝晶生长、SEI 膜生长等问题威胁着电池的使用安全与服役寿命。在电池内原位检测枝晶和 SEI 膜生长过程中的膨胀力变化被认为是实现早期预警和精准监测的有效方法。传统的植入式光纤监测方法存在系统尺寸大、光纤力学性能脆弱等问题;而柔性压力传感器在腐蚀性电解液环境中长期稳定性不足。
针对这一挑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一体式离电传感技术的新型原位监测技术,利用锂离子电池自身的电解液和材料构建传感界面,无需额外封装即可实现高精度压力监测。这种结构不仅与电池材料高度兼容,还解决了传统柔性压力传感器在腐蚀性环境中的稳定性难题。实验表明,一体式离电传感技术可以对 Pa 级别的膨胀力变化产生响应,并能在电池内稳定工作超过 1 个月。该技术可通过压力曲线不对称性和峰值变化捕捉到锂枝晶的不可逆沉积。作为验证,通过充放电循环 400 周加速老化实验,记录了因 SEI 层增厚和锂枝晶生长导致的压力累积,发现压力变化与容量衰减趋势高度吻合。该技术为智能电池设计开辟了新路径,其低成本、高精度和长寿命特性尤其适用于车载电池管理系统。
该内容转自IT之家
本文共 653 个字数,平均阅读时长 ≈ 2分钟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本站为个人博客,博客所发布的一切破解补丁、注册机和注册信息及软件的文章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
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访问和下载本站内容,说明您已同意上述条款。
本站不贩卖软件,所有内容不作为商业行为。如果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点击“关于”联系WFXL,核实后会及时删除
版权属于:新闻发布
作品采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许可协议授权
评论 抢沙发